近日,中欧MBA校友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双碳及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众多优秀的中欧校友与外部专家带来企业相关实践案例的分析,并进行深度探讨。
图源|中欧校友MBA俱乐部官方
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受邀参会,围绕 “百万亿级黄金赛道:碳中和之路”主题展开分享。
碳中和:百万亿级“黄金赛道”
环境破坏,气候变暖,污染严重,人类生存的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严峻形式下,中国政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出3060目标,用中国的力量对全人类做出承诺。
自2020年9月22日我国提出“2060碳中和目标”之后,碳中和赛道持续升温。清华大学和中金公司此前作出预测,未来30年,中国投资到碳中和领域的资金将达到140万亿左右。
图源|中欧校友MBA俱乐部官方
晏路辉表示,碳中和是一条百万亿的史诗级黄金赛道,就像二十年前的互联网一样会颠覆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碳中和也将成为新的社会基础设施,影响到每个人和每个企业。
践行碳中和,各行各业都在踊跃行动。晏路辉讲到,目前已经有超过500家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苹果已经实现运营层面上的碳中和,2030年要实现全产业链的碳中和,意味着所有上游供应商企业需要和苹果一样一起实现碳中和,这是非常有雄心的目标;微软要在2030年实现负排放,并且在2050年也就是微软成立七十五周年实现历史碳中和。
此外,像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中国企业也提出了 2030 实现碳中和。这些行业的领袖在碳中和的整体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对行业十余年的深度洞察,晏路辉还分享了对科技、金融、消费和能源四大行业碳中和终局的预测与畅想。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科技企业最大的价值在于利用其流量优势打造碳中和、碳交易平台,带动用户共同参与到碳减排的行动中。
金融行业,本身碳排放非常有限,一般来说只包括办公室能源消耗、差旅等产生的碳排放等。晏路辉认为,金融机构碳中和的终局是从自己出发,带动生态伙伴、投资机构、从业者以及被投企业都一起实现碳中和,这是最大的情怀,也是最大的格局。
对于消费行业来说,在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工具和模式,让每个产品SKU都有碳足迹,推动几亿、几十亿消费者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去,这就是功德无量的终局了。
而能源行业是减碳的重中之重,其碳中和终局是化被动为主动,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将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捕集并且利用起来,变“碳”为“宝”。
数字化赋能碳中和
在碳中和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中,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注定会成为幕后英雄。数字化技术也正在成为碳中和领域面向未来、领跑绿色发展之路的首选。
在圆桌环节,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恒基伟业投资发展集团首席资本官勾亦军、国发中环生态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低碳发展专项基金投资总监李航、北京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会长刘学颂就大数据与碳中和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图源|中欧校友MBA俱乐部官方
晏路辉表示,双碳与大数据在商业模式上有很多结合点,比如双碳领域信息、政策等舆情的获取和监控,让我们更便捷地获取双碳最新信息。在数字时代,大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谓是“得数据者得天下”。而在碳中和背景下,低碳数据的价值则更为显著。
图|本次论坛的碳中和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碳阻迹受邀为本次论坛提供绿色会议支持,对论坛碳排放进行量化,并协助其完成碳中和。论坛期间的用电、与会嘉宾的交通、餐饮、住宿,以及会场布置材料、垃圾处理等共产生碳排放约0.72吨,通过注销足量CCER,实现了本次大会的碳中和。
